泪目了,录取我的真正原因竟是…
临走前倒数第二周跟组长"1 on 1 meeting"时候,问了她一下,当初为什么选了我。
她说“我的简历上面有她们想要的技能”,“她觉得我是Fast Learner”,“我面试时候很实在,会什么,不会什么,都很直接的说出来”,“面试的时候我很准时”(可能她们可能被我当时凌晨4:30在电脑前穿上西装做好这件事影响到了)
总之,谈话过后,我更感觉拿到这份工作是真的很幸运。
说实话,我当时很清楚的知道,以我这个水平,装的话肯定骗不到他们的。而从更多的交谈中,很明显,她们心理也非常的清楚,第一回Coop的学生其实啥也不是。她们主要的目的是让我在其中学到东西,并且同时,让我给她们做点事情。
coop学生一般是不会去接触production level的东西的。但问题也出在这里,一般的ticket都是一个人负责在Lab上面测试,然后同一个人去production上面部署。既然我没法去部署production的服务,那么当然能留给我的活就比较少了。
当然,这些可能都是因为我的职位是干运维的Service Engineer。所以,可能没有很大代表性。
最后的一个月才进入状态
最后一个月初,组长给我了一系列Ticket,让我去更改所有服务配置上面的Kafka Endpoint。我们团队管理的8个服务中,每个用的基本都不是相同的部署方式。有的是Chef,有的是Ansible,还有K8s,Docker。我感觉这最后的工单才是这次实习最有价值的部分。
在试着重新配置各个服务的时候,我需要去逐个理解每个服务的架构,以及部署方式。最重要的,需要去找负责那个服务的同事要权限。这个ticket终于让我真正意义上的认识了我的同事,以及每个人负责的部分。之前学到的各个知识也在这个阶段得以应用。Chef的部署,git的工作流程,environment的使用,vim快速处理文本,还有各个bash指令。
关于我因为对git不熟悉,然后用rm -rf *给自己挖坑的经历
有个任务需要我去一个服务器上更新git仓库并重新部署。不过那个服务器上的git要用一个我不知道的密码。我当时想的是既然我自己的access也可以pull,那么我把access用户名换成我自己不久好了。思路确实是对的,不过我当时想起的唯一更换用户的方法,是
rm -rf *
然后重新clone。
现在看来确实挺无语的,不过好在我的同事看服务器bash history的时候发现了。
他:“你用rm -rf *
了?
我:“(心虚)Yeah?”
他:“这个部署的信息是存在本地的,现在部署信息被你给删了”
我:“啊这w(゚Д゚)w”
而我的任务是重新部署这个集群,所以当时这个任务卡了很久。要不是同事,我可能要一直卡下去了。在这里,我给他磕几个!
干完那一系列Ticket后,组长跟我说,我已经达到了她的期待了,最后自己随便做点事情吧
之前跟同事交流过程中,有位同事手头有一个活要把Ansible部署脚本转成Chef,他迟迟没有做,因为之前是他把脚本从Chef转换成Ansible的… 现在因为上面要求,要给转回来,换做是我,我也没动力做这事情
最后体验了一波大公司的项目复杂度之后,终于实在临走前的那一周完成了这个转换。
放假般的生活就此终止!
期待许久的大学生活也终于是要开始了,从一开始一直都是网课。现在终于能看看本科生的生活是怎样的了。
希望下学期找工作时候也能如此幸运\\٩( ‘ω’ )و//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