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WEEF TA半个学期了,谈谈感想...

你先别急,你TA比你急

很久没有更新博客了,1B到现在确实发生了太多,转眼间已经快年底了。

为什么当了TA?

又是cycle2拿offer的一学期。至于cycle1为什么一个面试没有?因为我一个也没投。疫情搞的所有大公司都在裁员,自己那大一稚嫩的简历更是连看都不会看一眼。cycle2塌下心来申请了几个职位,也不知是不是自己就是cycle2才能找到工作,拿到了好几个interview,还都是rank1,有Ford的车机开发,UW的WEEF TA 和 UW-Quantum Computer的RA。

这三个中,福特是出了名的汽车大厂(虽然似乎看中的是我的运维本领);RA是帮忙给Quantum Computer写控制代码(拜托那可是量子计算,超酷的好吗),反倒是我选的这个WEEF TA显得平平无奇。

不过自然有我选择的原因,这个工作的上级是我的Lab Instructor - David Lau,一直以来我都从他的话备受启发,自然在我心目中有光环。另一方面,也想了解一下大学这个机器在另一面是如何运行的,换位思考一下,有助于自己成为更好的学生。从个人角度,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想要尝试的事情,而且由于上学期是在黑莓,对于大企业又没有那么向往。

那年九月…我review了60份简历 - resume critique 时光

不得不说,在秋季做WEEF TA也是挺苦的一份工作。记得自己时S4,刚上大学的第二周就被要求把简历写好,让TA帮忙改,因为下学期就要实习。而现在,两集反转,我是那个帮忙改的TA。学期开始的第二周就要陆陆续续的给学生看简历,提修改建议。一看就是一整个9月,陆陆续续审了60个学生的简历。以至于现在看到简历就有PTSD,伴随着那套刻在DNA里的话术… 不过现在也只能帮看大一的简历,以后的还是得HR才能评价了吧。

学习编程的局限性

学习编程很类似于玩一些很肝的游戏,比如死亡搁浅,戴森球计划。前期显得非常的枯燥乏味没有意义,但是这个阶段是在练习非常重要的基础,这样在后期才能任由自己发挥,并体会到有些事情存在的意义。许多的工具并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,而是要去解决某种问题。

在课程设计中,我们也知道不用type casting去写一个floor()功能根本就是一种很无厘头的算法,但教学与解决问题实际上大相径庭。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循环的理解,以及基础语法的联系才是目的。只有你能够自然的写出这些循环和这些语法,你才能从语法的思维中跳脱出来,去思考更重要的东西 - 如算法的设计与实现。

就好比用电脑写文档,你若是连敲键盘都十分挣扎,又怎能渴望自己在电脑上奋笔疾书?

震惊我一整年

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我作为Instructor存在的意义是让学生少走弯路,把他们引到正确的路上。但David Lau说:“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撞墙是什么感觉,这样他们才能记得住。” 也是,若是写代码时从来没遇到过某个bug,也不会刻意去防止自己写出那种bug的代码。

从我的角度讲,因为我曾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东找西找找不到结果,所以现在不想让我的学生再次面临相同的困境。但似乎当时的时间也让我积累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经验,而且话说回来,不撞南墙不回头也确实符合大一学生的特质。

你先别急,你TA比你急

WEEF TA 的一大职责便是给学生答疑。我之前很喜欢给别人讲题,也比较期待。不过当一件事情需要被重复很多次后,其带来的乐趣也会被淹没。而且答疑的时候愿意付出多少也取决于我对这个学生的契合程度。

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老师,这点我现在更是深有体会。能跟得上我节奏的学生,我讲题的时候就会很舒服,而学生也能很快理解。反而跟不上的学生,会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拖沓我的节奏,消磨我的耐心,同时带给我一种“我怎么连个题都讲不明白”的挫败感。


半个学期也就一转眼的事情,不过至今我还是不太能接受自己的变化。就算是我刚上大学的时候,就算有人告诉我,一年后的自己会成为大一的助课,我想我也是不会相信的。
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
Oct 19, 2022 21:46 -0400